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工业创新 加快提升成都经济核心竞争力(2)

来源:经济管理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7-2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“‘三坐标测量仪’精度达到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。”张长清表示,如果精度不够,就会进行报废处理,不让零件进入到下一个环节。

“‘三坐标测量仪’精度达到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。”张长清表示,如果精度不够,就会进行报废处理,不让零件进入到下一个环节。

随着成都工业经济的大发展,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自主创新之路。数据显示,仅在2015年,成都就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8户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4户。工业创新步伐的加快,让更多“成都造”产品走向全国,占领全球市场。

【发展蓝图】

加快工业领域创新 推动城市实现转型发展

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、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,市经信委以“五大发展理念”为引领,积极谋划工业领域创新工作,全方位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实现转型发展。面向“十三五”,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加快实施产业创新、技术创新、业态模式创新等,推动城市实现转型发展。

实施产业创新行动

打造产业升级版

在推进高端制造方面,瞄准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引进一批强链补链的高端制造项目,吸引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落户成都,鼓励创新型企业在成都设立研发中心。支持企业积极承接重大新药、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、物联网等国家重大创新专项任务,推动突破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、带动性强的重大产品。

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,将在电子信息、汽车、冶金、建材、食品、轻工等重点产业,分期分批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应用试点示范,全面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,实现流程制造关键工序智能化和关键岗位“机器换人”。在天府新区打造“智能制造产业园”,择优确定若干家智能制造企业,加快突破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核心关键技术,提升系统集成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,开展本地化推广应用,实现智能制造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双赢互惠。

在推进服务型制造方面,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,运用“互联网+”改造制造业,推动制造业与文化创意、设计服务、电子商务等产业转型跨界发展,促进产业发展模式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,向产品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变。围绕产业链延伸,全面推广定制化生产和定向服务模式,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,加快发展研发设计、信息技术、检验检测、商务咨询、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。

在推动工业强基方面,着眼航空航天、精密机械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材料等重点产业,围绕关键基础材料、核心基础零部件(元器件)、先进基础工艺、产业技术基础,精准对接国家工业强基重点方向,大力实施一批工业强基示范工程,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示范服务平台,进一步夯实我市工业发展基础,实现重点装备和重大工程所需关键基础材料、核心零部件(元器件)自主配套率显著提高。

实施技术创新行动

提升企业创新能力

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,围绕信息安全、航空和燃机等优势领域重点关键共性技术需求,引导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大学院所,加强省内、国内和国际合作,集中力量统筹创建国家和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,通过政府引导,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支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。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计划,推动企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,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机构建设力度,对年度评价优秀、建设投入合理的企业研发机构实施资金支持。

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,瞄准亟需解决的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,鼓励企业自主选择攻关方向和技术路径,引导上下游产业链企业、科研院所、高等学校建立一批行业协同创新中心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,推动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共性技术协同攻关,增强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。

在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,聚焦创新成果转化、创新资源整合,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,支持企业联合高校、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、院士(专家)工作站。着力在市外引进填补国内空白、弥补产业链缺失的重大成果,支持开展“创客四川”“创新创业项目巡回路演”“百项成果进企业”等系列活动,建立政府搭台,科研院所、企业、风投机构参与的技术对接平台和投资交流平台,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应用,支持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在我市实现产业化。

在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方面,健全完善企业技术改造支持方式,加大重大项目及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支持力度,对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、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进行整体技术改造,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的集聚发展。深入推进“零土地技改”政策实施,引导鼓励企业瞄准行业先进水平,加大投向用地少、消耗低的优质技改项目。优化技术改造投资结构,推动新兴产业扩大生产规模,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,支持传统产业企业按照国内外先进标准加快产品升级换代。

文章来源:《经济管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jjglqk.cn/zonghexinwen/2020/0724/467.html



上一篇:2017年10月自考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考试真题
下一篇:截至2019年底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.8万

经济管理投稿 | 经济管理编辑部| 经济管理版面费 | 经济管理论文发表 | 经济管理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经济管理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